首页 > 经验简报 > 经验交流

我局开展“八大活动”创满意

来源:    录入者:   录入时间:2016-09-27 11:48:19   阅读: 6
    今年下半年以来,全区公安机关聚焦群众安全感、执法工作满意度“双提升”目标,以防控风险、服务发展为主线,坚持问题导向,认真查摆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隐患和因素,着力破解难题、补齐短板,压实责任、夯实基础,不断创新思路、创活载体、创优举措,从源头上、根本上加以整改、解决问题,努力争创群众认可、满意的平安。
    一、聚焦主业,开展破案打击创满意。一是强力打击恶性犯罪。对大要案、命案等群众高度关注的案件,集中优势力量,全力攻坚破案严厉打击,加大对涉黑、涉恶、涉霸犯罪的打击力度,力争发生一起、快速攻克一起,及时消除负责影响。二是强力打击侵财犯罪。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街路面“两抢”、入室盗窃、盗窃摩托车电动车、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,充分发挥合成作战办作用,立足打团伙、打系列、打流窜,以入室盗窃、盗窃“三车”和街面“两抢”、诈骗为重点,强化线索梳理、侦查经营、研判串并、审讯深挖,全面提升打击效能。三是强力打击经济犯罪。严厉打击商贸领域、金融领域等经济犯罪活动,重点是办理非法集资、非法融资、骗取贷款、倒会跑路等涉众性经济犯罪案件,并加大对食品、药品和环境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,及时消除社会影响,年内争取经济犯罪类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20%起。四是强力打击毒品犯罪。深入开展“飓风肃毒”会战,摸清毒品犯罪活动的形态、规律和特点,采取“打团伙、摧网络、堵通道、捣窝点、查寄递、追逃犯、建防控”等工作措施,并开展清查网络涉毒活动,重拳打击毒品犯罪。同时,大力开展吸毒人员查控,遏制毒品蔓延势头。五是强力攻破历年积案。对2014年以来未破的案件进行梳理,特别是在群众中有影响或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,集中力量,组织攻坚,力争破获一批群众反应强烈的历年积案。
    二、聚焦热点,开展治理乱点创满意。一是治理行业场所。加大对出租房屋、流动人口、娱乐行业场所、洗浴中心等整治力度,消除治安盲点和隐患,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行业场所集中清查整治行动。二是治理黄丑活动。从严打击开设赌场、聚众赌博、组织引诱容留卖淫嫖娼等“黄丑”违法犯罪活动,净化社会风气,年内确保不发生被省、市查获的涉黄涉赌案件,赌博案件查破数同比上升10%以上。三是治理校安环境。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、网吧、游戏厅的整治力度,确保群众不满意率大幅下降。四是治理消防安全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,重点对商城、大型超市、人员密集地及居民区小作坊进行整治,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。
    三、聚焦控案,开展治安防控创满意。一是开展专业巡防。强化街路面巡防工作,最大限度将巡特警反恐大队巡逻民警、辅警和派出所巡逻警组屯警街路面,提高见警率、管事率,最大限度挤压犯罪分子的犯罪空间。年内,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力争比降10%以上。二是开展群防群治。强化社区(村、居)治安义务巡防工作,各派出所积极向镇街党委政府汇报,将社区村居干部、镇街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组织起来,成立社区治安义务巡防队,开展巡防工作。三是开展内部巡防。强化部门内部巡防工作,各派出所积极指导企业、学校,组织本部门职工或本学校教职员工建立企业、学校内部保卫巡防队,强化学校、企业、单位内部巡防工作。四是开展网上巡防。加强可视化防控,加快“天网”工程、城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整合专网建设,有线、无线、移动、定点紧密结合,提高公共区域、街头巷尾、居民小区、城乡接合部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,分级有效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,加强视频巡防、可视指挥、人机互动,拓宽服务防控应用水平。
    四、聚焦基层,开展基础工作创满意。一是开展走访互动。结合区委政法委开展的“千名干部进万户”活动,统筹派出所基础信息采集、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及“一区一警”、“一村一警”活动,开展相约警务室、基础信息采集、治安要素管控等工作,组织派出所民警深入村(居)民住户家、行业场所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入户走访,密切警民关系,要求社区民警每月走访群众不得少于60户。二是开展恳谈互动。社区民警坚持每周、所队领导每月、联系局领导每季度与辖区群众召开一次警民恳谈会,向群众通报警情、汇报工作,听取意见、接受评议。三是开展网络互动。不断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走访联系群众的新方法、新途径,坚持“脚板+网络”,把社区警民微信群、警民视频访谈、社区家园QQ群等网络联系群众形式日常化,实现警民沟通的全方位、零距离、无障碍,不断提升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的基层基础工作水平。
    五、聚焦出行,开展交通整治创满意。一是整治交通违法行为。针对当前泉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,重点整治城区涉牌涉证、酒驾、毒驾、超员超速、疲劳驾驶、摩托车电动车闯红灯、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安全违法行为,全力遏制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。二是整治交通重点时段。在传统节假日及恶劣天气期间,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,强化路面管控和疏导,确保重点路段、重点时段交通畅通,及时通过微信及短信向驾驶员发送交通信息和警方温馨提示,营造安全出行的良好环境。三是整治交通重点部位。强化城区下上班路面执勤力度,规范柔性执法,做到纠章先敬礼、罚款先讲理,以理服人,以法服人,杜绝执法随意性大的现象。
    六、聚焦服务,开展窗口服务创满意。一是规范窗口办公秩序。窗口民警在上班时间一律按要求在岗在位,同一大厅的民警着统一的制式服装并统一佩戴胸牌上岗。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,在业务大厅醒目位置设置费用一览表、业务受理指南,公布监督电话,公开接受群众监督。二是规范窗口办事流程。对符合法律、政策规定,申报材料齐全的,所有业务必须当场办结;对申报材料齐全,但需调查核实、上报审批的,在规定时限内完成;对申报材料不全的,一次性书面告知其须补充的证明材料。对不符合法律、政策规定的,耐心说明原因,做好宣传解释工作。三是提升窗口服务水平。各窗口部门开展经常性自查自纠活动,分局纪委督察部门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,重点检查便民利民措施落实情况、窗口民警服务态度情况,严肃查纠“慵懒散”及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话难听、事难办”的“四难”问题和吃拿卡要、与民争利、侵害群众利益、拖而不办等问题,促进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四是提升窗口服务质量。把“民需—警应”落实到日常工作中,大力推行“错时工作制”、“延时工作制”和“预约工作制”等勤务模式,在办理各种手续过程中做到解答快,录入速度快,使群众缩短等待时间,降低业务差错率。五是规范接警处警工作。进一步规范110接警、处警、反馈等各个环节,切实做到接警及时、处警规范、反馈完整、录入全面,做到装备齐全,警容严整。严格落实“首问负责制”,杜绝接警推诿、出警迟缓、处警不规范等问题,进一步加大街路面巡逻见警率,实行“动态巡逻、流动接警”,年内确保接处警满意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。
    七、聚焦执法,开展规范执法创满意。一是增强执法透明度。推进网上执法公开系统建设,通过向特定对象公开行政、刑事执法的依据、流程、进展、结果等信息,增强公安执法工作的透明度,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。二是提升案件回访率。坚持“谁办理谁回访”的原则,以各办案单位为主体,回访各自办(受)理的当事群众,通过电话沟通、入户走访、预约见面等灵活形式与群众深入交流,赢得理解。对于通过回访仍不满意的重点对象,视情况由单位主要负责人、分管局领导牵头再次回访,最大限度地争取民心达到满意。三是开展案件回头看。坚持对查处案件回头看,对已办结查处的案件进行重新梳理,对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再回访,提升群众对民警执法的满意度。四是严格错案问责制。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,全面落实执法责任,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。对违反党纪党规的,由纪委和督察介入对相关问题依法处置。
    八、聚焦舆论,开展公安宣传创满意。一是注重公安战绩宣传。对破案打击等公安主业业绩采取短信推送等形式,及时向党政领导、社会各界人士发送;并坚持破案与追赃并重,年内至少召开2次公开退赃大会,发还追缴的物品,赢得群众的满意。二是注重拓展宣传平台。建立以网络、电台、电视、报刊为一体的对外宣传媒介,做大泉港公安公众号,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效展示创造机会,让群众看到公安的艰辛付出,了解公安的发展变化,在感情上接纳公安,在行动上支持公安,在评价上满意公安。三是注重舆论舆情引导。对涉及公安的负面信息要第一时间反应和应对,把握时机,快速把事实真相传递给公众,稳定公众心理,实现公安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宣传效果的有机统一。四是注重先进典型选树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营造全局上下“比学赶超”的浓厚氛围,以先进典型对外展示形象、赢得支持,对内鼓舞士气、激励斗志。
0.065540s